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月6日在二教A区307教室举办思政公开课活动,由青年教师李伟娟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本次活动特邀请学校党委书记盛国军、副校长苏春景、校长助理李洁、杜娟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学校发展规划处、党委组织统战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校级教学督导员等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公开课课堂上,李伟娟老师以商务部发布的“2014-202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折线图和国外版知乎“Quora”上国外网友对中国对内对外投资行为的问题切入,将学生兴趣引入至课堂主题“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李老师引用Janus Dongye博士的高赞回答《为何中国政府肯下血本在西方国家绝不做的“亏本买卖”上?》,指出中国政府在甘肃、云南、贵州、广西等相对偏远贫困的省(自治区)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高速公路、铁路、桥梁,根本目的是使这些“不受上苍眷顾的地方”焕发生机,让“大山的子孙”走出深山,从而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

李伟娟老师在课堂上举例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诸多社会制度,强调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李伟娟老师在课堂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国先民“民为邦本”“天人合一”的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精神涵养。

李伟娟老师在课堂上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使命所在。
李伟娟老师在课堂上引用丰富的图片、视频、数据,生动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和人民性,指出“社会主义是脱胎于资本主义的,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来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属’,而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成果的积淀和升华,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共同成果和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李伟娟老师通过驳斥美西方宣扬的所谓“普世价值”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虚伪性,以中国政治制度、政治发展道路为例,说明中国民主管用、可靠,是切实的人民民主。
公开课最后,学校党委书记盛国军等领导对李老师精彩的课堂讲授与生动的课堂氛围表示肯定,并鼓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继续潜心育人,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融入课堂,讲好思政“大课”,使学生真正在思政课教育下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