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科)课程介绍及修读指导建议

作者: 时间:2020-12-04 点击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介绍及修读指导建议

第一部分 课程简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课程代码]011060060

[总 学 时]64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课外32学时。

[学 分]3学分

[适用对象]全校专科学生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两课”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并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做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做忠诚的爱国者;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生、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让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方法能力目标,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策划、准备和组织,能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调查研究,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实践中知荣明耻,明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实现学生在思想道德和法律规范上的知、信、行的统一,成为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课程基本内容

该书包括五章思想道德修养和一章法律基础两大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主要内容有: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通过学习学会身心调适、增进心理健康,正确认识自我、塑造美好形象,充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尽快融人社会、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法律主要内容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部分教学总体安排及修读指导建议

一、学时分配表

章节

学 时 分 配

讲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讨论课

其他

合计

绪论

2





16

26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4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4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4






4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4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6





16

28

第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6





随堂测试

2





0

2

合计

32





32

64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如何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和感悟新时代的的内涵,对自身作为时代新人的角色形成清醒的认识,确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就出彩人生;且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尤其是理解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同时领会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并积极践行;注重大学生理解道德的功能、作用,形成一定的善恶判断力,并自觉遵守各种公民道德准则;最后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懂得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利,履行法定义务。

(二)教学难点

本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善恶,自觉砥砺品行,成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难点在于如何树立对待人生历程中各种矛盾的正确态度和掌握科学的处理办法;又如何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三、教学材料及修读指导建议

(一)推荐教材与参考书

推荐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版。

参考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外文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吴潜涛、陈大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成长学养读本》,陈大文、高国希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民法学》,王利明、杨立新等著,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犯罪通论》,马克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公民常用法律手册》(第16版),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2018年版;《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二)推荐网站(包括课程网站、专业网站等)

中国德育网、中华美德网、cctv网站、民族魂、法理论坛。

(三)修读指导建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外文出版社;《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伦理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法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法理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西窗法雨》,刘星著,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以上书目可凭兴趣选读。

四、本课程开设需要的教学环境和设备条件

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和课外实践的方式进行,其中课堂讲授部分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助以板书;课外实践部分多采用多媒体、影响资料、文献资料、举办各种活动等教学手段,学校图书馆可以提供资料来源。

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包括考核方式及所占比例)

考核内容

评价标准

权重

课堂考勤

迟到、早退扣5分平时成绩;

每次旷课扣10分平时成绩,第三次旷课取消考试资格

0.3

课堂表现

课前准备充分,课堂认真听课、积极发言

平时作业

按时按量完成,根据质量判定评分等级

期末考试

根据评分标准评定分数

0.7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介绍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及时代特征,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己的成长密切相关,并激发起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并熟练掌握当今时代的特征及时代新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基础”课的性质。

教学难点:初步引导学生理解大学生所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解时代新人所承担的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

PPT课堂讲解,分组讨论。

教学内容

绪论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实践教学

组织关于大学生责任主题的演讲比赛。发动学生从理想、爱国、人生价值等方面探讨在新的条件下的社会责任以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能在实践之中勇于去承担社会责任。该实践活动用时16学时,跨度绪论及第一、二章节。

辅助教学环节(习题或作业等)

布置思考题课本第3页、预习新课。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样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大学生要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了解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

PPT课堂讲解,课下阅读。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一、人生与人生观

二、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正确的人生观

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第三节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一、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二、反对错误人生观

三、成就出彩人生

实践教学

组织关于大学生责任主题的演讲比赛。发动学生从理想、爱国、人生价值等方面探讨在新的条件下的社会责任以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能在实践之中勇于去承担社会责任。该实践活动用时16学时,跨度绪论及第一、二章节。

辅助教学环节(习题或作业等)

布置思考题课本第27页、预习新课。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崇高的理想信念所包含的内容,着重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统一的。

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

PPT课堂讲解,课下撰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实践教学

组织关于大学生责任主题的演讲比赛。发动学生从理想、爱国、人生价值等方面探讨在新的条件下的社会责任以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能在实践之中勇于去承担社会责任。该实践活动用时16学时,跨度绪论及第一、二章节。

辅助教学环节(习题或作业等)

布置思考题课本第44页、预习新课。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把握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深刻理解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以及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必要性。本章要求学生把握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认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实践做忠诚的爱国者的行为要求;把握时代精神的内涵和主要体现,深刻领会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爱国方式。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大学生如何践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

PPT课堂讲解,搜集相关材料理解本章。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三、做忠诚爱国者

第三节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二、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什么是理想信念

实践教学

辅助教学环节(习题或作业等)

布置思考题课本第72页、预习新课。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及基本内容,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明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此外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和道义力量,坚定价值观自信。最后让学生能够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 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如何坚定价值观自信。

教学难点: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

PPT课堂讲解,观看相关视频。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第二节 坚定价值观自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第三节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一、扣好人生的扣子

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实践教学

辅助教学环节(习题或作业等)

布置思考题课本第88页、预习新课。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道德的本质和作用,掌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理论内容及其重大意义;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教学难点: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如何引领社会风尚。

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

PPT课堂讲解,设置案例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一、什么是道德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三、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二、社会公德

三、职业道德

四、家庭美德

五、个人品德

第四节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

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三、引领社会风尚

实践教学

第一:各班在班级内组织辩(讨)论会,就法律、道德、网络纪律、当前社会风气等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

第二:动员学生在方便、就近、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自愿参加一次法律实践活动(如法律宣传、咨询、法庭旁听等)。活动后填写实践活动记录。

以上实践活动用时16学时,跨度第五章和第六章。活动可二选其一,根据每年的生源具体情况,活动自主。

辅助教学环节(习题或作业等)

布置思考题课本第135页、预习新课,并搜集道德模范的故事。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懂得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自觉性;使大学生通过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逐步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

PPT课堂讲解,积极引导课堂互动、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二、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三、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二、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三、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实践教学

第一:各班在班级内组织辩(讨)论会,就法律、道德、网络纪律、当前社会风气等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

第二:动员学生在方便、就近、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自愿参加一次法律实践活动(如法律宣传、咨询、法庭旁听等)。活动后填写实践活动记录。

以上实践活动用时16学时,跨度第五章和第六章。活动可二选其一,根据每年的生源具体情况,活动自主。

辅助教学环节(习题或作业等)

布置思考题课本第194页,并督促学生准备期末测试。

[制定单位]基础教学部

[制定人]秦娟

[审核人] 王宪杰

[修订时间] 2018/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