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
课程介绍及修读指导建议
第一部分 课程简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课程代码]011060081-2
[总 学 时]16学时
[学 分]1.0学分
[适用对象]全院大一大二专科学生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让学生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来,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强的特点,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教学内容应根据教育部、中宣部和山东省教育厅下发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以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讲授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知识。二是国内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新的动态,以及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中国的对外政策及与一些相关国家的关系发展动态。三是国际形势发展的热点问题。
第二部分 教学总体安排及修读指导建议
一、学时分配表
章 节 |
学 时 分 配 |
讲课 |
习题课 |
实验课 |
上机课 |
讨论课 |
其他 |
合计 |
第一学年 |
8 |
|
|
|
|
|
8 |
第二学年 |
8 |
|
|
|
|
|
8 |
合 计 |
16 |
|
|
|
|
|
16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根据当时教学内容确定。
(二)教学难点
根据当时教学内容确定。
三、教学材料及修读指导建议
(一)推荐教材与参考书
《形势与政策》现代教育出版社
(二)推荐网站
新闻联播、国际频道、今日关注、焦点访谈、新华网、人民网等。
(三)修读指导建议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思想性、政策性、时效性、实践性较强,内容广泛并经常变化调整的一门课程,需要调动学生自觉关心形势与政策的积极性,应将课内教学与学生课外自学有机结合起来,建议学生加强课外自学,多参看有关资料,多收集有关信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四、本课程开设需要的教学环境和设备条件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包括考核方式及所占比例)
考核方法:随堂考试(开卷)。
成绩评定:考试成绩采用等级计分。共记四次成绩。
[制定单位]基础教学部
[制定人]杨 森
[审核人]王宪杰
[修订时间] 2018/7